年會報道 | 學大教育金鑫:教育新時代,學大教育的“變”與“不變”
來源:學大教育 時間:2021-12-10 16:26:04
12月8日,由藍鯨教育主辦,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藍鯨財經、界面新聞、財聯社協辦的2021第五屆藍鯨教育大會,在北京三里屯洲際酒店成功舉辦。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投資專家溫元凱;女排奧運冠軍、惠基金發起人惠若琪;學大教育創始人、CEO金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集團大學事業部總經理許順康;盛通股份董事長、盛通教育集團總裁賈春琳;開課吧合伙人兼首席內容官、米堆學堂總經理高瑋以及數十位資深經濟學者、上市公司董事長、資本機構管理者、明星教育機構掌舵人出席會議。與現場嘉賓及教育行業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討他們所看到的教育行業的變革以及未來的方向,希望對處于迷茫和抉擇期的教育從業者有所啟迪。
本次大會以“聚勢·謀遠”為主題,與教育同仁一起回顧2021年教育行業發展的成績,探討新教育元年下的思考與方向,尋找未來前進的方向。
會上,學大教育創始人、CEO金鑫發表題為“教育新時代,學大教育的‘變’與‘不變’”的演講。他指出,在教育行業的新形勢、新時代下,要更加強調教育的公益屬性,推動教育“去資本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中,學大有三點“不變”,分別是堅守教育初心,合法合規經營、堅持踐行個性化教育、堅持創新與探索。
金鑫認為,在當下中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關鍵時期,建立健全完善、層次分明的職業教育生態系統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職業教育前途廣闊,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執行能力至關重要,需要積極探索多元布局,順勢而為。
以下為演講嘉賓金鑫的演講實錄(有刪減):
教育行業的遽變
我認為,教育行業的遽變并不突然。2018年初,教育部聯合四部委就已經開始了關于教育培訓行業的治理行動。2019年—2020年,各種各樣政策的出臺也預示著國家在教育行業的導向。今年7月,“雙減”文件發布,教培行業一錘定音。
梳理下來發現,變化確實劇烈,但國家對教育行業有幾個明確的導向和態度。首先,要糾正偏差的教育觀念,強調教育的公益屬性;
其次,是恢復良好的教育生態,推動教育“去資本化”;
最后,是協調校內外育人新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因此,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揮別K9培訓,是大勢所趨。學科類教育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要積極擁抱變化,響應國家政策,緊跟國家發展步調,投身于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教育領域,發揮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
學大教育的不變
在這樣的形勢下,學大教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2018年開始,就一直根據自身特點緊跟國家政策的調整。在遽變中,我們的“不變”有以下三點:
第一,堅守教育初心,合法合規經營。合法合規是基本要求,公司不能“打擦邊球”,或者做其他不正當的應對,而是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遵照國家法律規定經營。
第二,堅定踐行個性化教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是學大的立身之本。每個學生都應該有獨特的發展脈絡和成長道路,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智能”教育,可以延伸至各個教育領域,適配各個細分賽道,培養更多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
第三,堅持創新與探索。從2001年成立至今,學大教育二十年來一直在探索、創新、踐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包括開創“6對1”個性化教育服務模式、獨創“五位一體”個性化教育全流程、提出“雙螺旋”戰略等。
我認為,教育是和政策強相關的行業,在新的形勢和時代下,我們需要看到國家在倡導、鼓勵什么。學大教育在這段時間內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和思考,以確立未來能重點發展的方向。
多元布局,順勢而為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這要求更多創新型人才的出現。教育企業依然要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相信教育本身的力量,著力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多方位的需求,為國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從2019年開始,國家在職業教育地位、培養目的等方面做出了多項規劃指導,鼓勵職業教育進一步高效發展。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民促法》也明確,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職業學校,同時公辦職業學??梢晕髽I的資本、技術、管理等。這給職業教育打開了資本化的道路,也表明國家希望有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促進建成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學大教育作為A股市場上教育業務占到99%的上市公司,助力職業教育發展具備很多先天優勢。學大20年的辦學經驗和運營管理經驗、遍布全國的服務網點、優秀的教師團隊、扎實的教研能力、信息化教育平臺技術支持等優勢,能夠幫助職業教育學校實現運營、管理、教研、教學等方面的提質升級,實現高速度、高質量的全面發展。
事實上,在助力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學大教育已經有了相關布局。目前,學大已經在福建、內蒙古、安徽等省份,與多所職業學校開展合作,包括專業共建、職教高考、中職貫通等方向,與職業學校共同探索職普融合的路徑,推動職教合作的更好落地。
在職業教育之外,學大也在其他賽道積極探索,科技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青少年科技編程領域與達內教育、童程童美達成戰略合作,并與物靈科技、葡萄智學圍繞青少年閱讀素養、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等領域進行探索,希望能找到將青少年科技和閱讀相結合的新場景、新模式。
我認為,學大教育未來的選擇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緊跟政策,開拓布局。如何做到這一點?學大教育有三個定位:做個性化教育創新發展的踐行者、做教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推動者、做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助力者。希望在這三個方面,學大未來能更加努力,做出更多的價值和成果。
12月8日,由藍鯨教育主辦,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藍鯨財經、界面新聞、財聯社協辦的2021第五屆藍鯨教育大會,在北京三里屯洲際酒店成功舉辦。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投資專家溫元凱;女排奧運冠軍、惠基金發起人惠若琪;學大教育創始人、CEO金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集團大學事業部總經理許順康;盛通股份董事長、盛通教育集團總裁賈春琳;開課吧合伙人兼首席內容官、米堆學堂總經理高瑋以及數十位資深經濟學者、上市公司董事長、資本機構管理者、明星教育機構掌舵人出席會議。與現場嘉賓及教育行業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討他們所看到的教育行業的變革以及未來的方向,希望對處于迷茫和抉擇期的教育從業者有所啟迪。
本次大會以“聚勢·謀遠”為主題,與教育同仁一起回顧2021年教育行業發展的成績,探討新教育元年下的思考與方向,尋找未來前進的方向。
會上,學大教育創始人、CEO金鑫發表題為“教育新時代,學大教育的‘變’與‘不變’”的演講。他指出,在教育行業的新形勢、新時代下,要更加強調教育的公益屬性,推動教育“去資本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中,學大有三點“不變”,分別是堅守教育初心,合法合規經營、堅持踐行個性化教育、堅持創新與探索。
金鑫認為,在當下中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關鍵時期,建立健全完善、層次分明的職業教育生態系統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職業教育前途廣闊,企業的戰略選擇和執行能力至關重要,需要積極探索多元布局,順勢而為。
以下為演講嘉賓金鑫的演講實錄(有刪減):
教育行業的遽變
我認為,教育行業的遽變并不突然。2018年初,教育部聯合四部委就已經開始了關于教育培訓行業的治理行動。2019年—2020年,各種各樣政策的出臺也預示著國家在教育行業的導向。今年7月,“雙減”文件發布,教培行業一錘定音。
梳理下來發現,變化確實劇烈,但國家對教育行業有幾個明確的導向和態度。首先,要糾正偏差的教育觀念,強調教育的公益屬性;
其次,是恢復良好的教育生態,推動教育“去資本化”;
最后,是協調校內外育人新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因此,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揮別K9培訓,是大勢所趨。學科類教育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要積極擁抱變化,響應國家政策,緊跟國家發展步調,投身于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教育領域,發揮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
學大教育的不變
在這樣的形勢下,學大教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2018年開始,就一直根據自身特點緊跟國家政策的調整。在遽變中,我們的“不變”有以下三點:
第一,堅守教育初心,合法合規經營。合法合規是基本要求,公司不能“打擦邊球”,或者做其他不正當的應對,而是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遵照國家法律規定經營。
第二,堅定踐行個性化教育。“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是學大的立身之本。每個學生都應該有獨特的發展脈絡和成長道路,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智能”教育,可以延伸至各個教育領域,適配各個細分賽道,培養更多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
第三,堅持創新與探索。從2001年成立至今,學大教育二十年來一直在探索、創新、踐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包括開創“6對1”個性化教育服務模式、獨創“五位一體”個性化教育全流程、提出“雙螺旋”戰略等。
我認為,教育是和政策強相關的行業,在新的形勢和時代下,我們需要看到國家在倡導、鼓勵什么。學大教育在這段時間內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和思考,以確立未來能重點發展的方向。
多元布局,順勢而為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這要求更多創新型人才的出現。教育企業依然要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相信教育本身的力量,著力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多方位的需求,為國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從2019年開始,國家在職業教育地位、培養目的等方面做出了多項規劃指導,鼓勵職業教育進一步高效發展。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民促法》也明確,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職業學校,同時公辦職業學??梢晕髽I的資本、技術、管理等。這給職業教育打開了資本化的道路,也表明國家希望有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促進建成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學大教育作為A股市場上教育業務占到99%的上市公司,助力職業教育發展具備很多先天優勢。學大20年的辦學經驗和運營管理經驗、遍布全國的服務網點、優秀的教師團隊、扎實的教研能力、信息化教育平臺技術支持等優勢,能夠幫助職業教育學校實現運營、管理、教研、教學等方面的提質升級,實現高速度、高質量的全面發展。
事實上,在助力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學大教育已經有了相關布局。目前,學大已經在福建、內蒙古、安徽等省份,與多所職業學校開展合作,包括專業共建、職教高考、中職貫通等方向,與職業學校共同探索職普融合的路徑,推動職教合作的更好落地。
在職業教育之外,學大也在其他賽道積極探索,科技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青少年科技編程領域與達內教育、童程童美達成戰略合作,并與物靈科技、葡萄智學圍繞青少年閱讀素養、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等領域進行探索,希望能找到將青少年科技和閱讀相結合的新場景、新模式。
我認為,學大教育未來的選擇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緊跟政策,開拓布局。如何做到這一點?學大教育有三個定位:做個性化教育創新發展的踐行者、做教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推動者、做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助力者。希望在這三個方面,學大未來能更加努力,做出更多的價值和成果。
領取學習報告+1對1個性化輔導試聽課
- 獲取驗證碼
相關推薦
熱門資訊

-
高中英語重點短語600例,史上最全,必須收藏!
2021-12-15 -
學大教育:明年1月1日起停止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在線學科教培業務
2021-12-10 -
學大推出智能繪本館,提供智能硬件+閱讀指導服務
2021-12-10 -
年會報道 | 學大教育金鑫:教育新時代,學大教育的“變”與“不變”
2021-12-10 -
黑龍江:關于調整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時間的通知
2021-12-10 -
福建:致2022年美術類、書法類專業省統考考生的一封信
2021-12-10 -
安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補報名工作開始
2021-12-10 -
重慶:@藝考生 | 音樂類及舞蹈類專業統考本周末開考!
2021-12-10 -
完善學士學位制度,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1-12-10
熱門問題
-
青島高二學生去學大教育補習怎么樣?
2021-09-03 -
秦皇島高二學生英語差如何能進步?
2021-09-03 -
烏海初三化學成績差有必要補習嗎?
2021-08-13 -
蘭州初中生報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學大教育輔導班的費用貴嗎?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從幾個方面選擇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學輔導機構哪家比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數學學習技巧有哪些?
2021-06-04